飙升,账户里的五千块已经翻了一倍还多!
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卖出。
提现,到账。
第二天,我就抱着一台崭新的、配置顶级的笔记本电脑回到了宿舍。
抚摸着冰凉的金属外壳,感受着那流畅到极致的运行速度,我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兴奋与野心的光芒:“这,才只是个开始。”
02毕业设计答辩的日子,如期而至。
对我而言,这与其说是一场考验,不如说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表演。
早在答辩前三天,我就利用《记忆交易所》的便利,“预习”了所有可能参与答辩的老师们大脑中关于我课题方向的知识储备、潜在疑问,甚至是一些个人化的学术偏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还顺手给其中一位以“严苛挑剔”著称的老教授,悄悄植入了一条短期记忆指令。
内容很简单:今天一定要找出至少五个优点,好好夸奖凌夜同学的毕业设计,并对他的研究潜力表示高度肯定。
(一点小小的心理暗示,无伤大雅,对吧?
)答辩现场。
我自信满满地走上讲台,打开精心制作的PPT。
讲解过程行云流水,对老师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应答如流,甚至还能恰到好处地引用他们最近发表的论文观点,或者迎合他们某个不为人知的研究癖好。
那位被我“特殊关照”的老教授,果然一反常态。
他不仅没有提出任何刁钻的问题,反而全程面带微笑,时不时点头表示赞许。
在我答辩结束后,他第一个发言,一连用了六个“非常”,对我大加赞赏,什么“思路新颖”、“论证严谨”、“技术扎实”、“潜力无限”……夸得我自己都快有点不好意思了。
其余几位老师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彩虹屁”搞得有点懵,但看老教授都如此肯定,加上我的表现确实无懈可击,自然也是纷纷给出高分。
最终,我的毕业设计被评为“优秀”,还获得了“最具创新精神奖”的提名。
导师拍着我的肩膀,欣慰地称赞我是他带过最有天赋的学生之一。
(“天才”?
或许吧,用一种他们无法理解的方式。
)掌控现实的感觉,比单纯在网络上修改记忆,更加令人沉醉。
毕业之后,我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忙着找工作。
我的野心,早已不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