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知秋的酸笋丝熏走了不少人,无奈的她最后只能送茶铺老板一碗。
“小娘子不必忧心~”被熏走顾客的掌柜反过来劝她:“生意是守出来的,明日再来!”
“多谢了。”
云知秋挺不好意思的,想着要不明日摆到对面去。
来喝茶的都是雅至人,这笋的味道确实有些熏人。
第二天,云知秋两人依旧按时到,不过这次她带上了小火炉跟一盆揉好的三合面团。
三合面是由麦粉,玉米粉,榆树皮粉混合而成的。价格便宜,但口感粗糙。
像云知秋街边吃的油渣烩面只用了白面粉跟玉米面,所以价格要十文,乡下来摆摊的人也就偶尔吃一碗解馋。
三合面头一天晚上就揉好进行水合,为了省油,她手掌沾油搓条盘在盆中,再盖上湿棉布醒面。
第二天摆好摊,对面的谢清宴抄书,她就开始煮汤。
五文买条一斤小鱼,借掌柜的厨房处理好。
小火炉架上陶罐开始煮鱼汤,熬到鱼汤滚起来变雪白后放在一边儿。
再架上新买的小铁锅开始烧水,边烧边把三合面条揪出来一截,搓搓抻细入锅。
三合面本容易断裂,但云知秋水合了一晚上还用油保湿,所以抻出来的面虽比不上白面,但也能做到筷子尖儿粗细。
沸水翻滚煮着面,她抽空把鱼汤里渣子捞出。
想了想,半盆酸辣笋丝倒进去。
只有一个炉子,所以得来回倒腾。
面好了捞进碗里,又把鱼汤罐子放在炉子上煮。
本来贫贫无奇鱼汤虽着温度升高变得异常鲜香,酸笋的臭味被中和,一闻就让人分泌口水。
一勺带着笋丝的鱼汤浇在面上,灰扑扑的面条衬得鱼汤更白,红色辣椒沫更红。
没葱花就一小勺韭菜沫,顿时汤鲜味美的感觉就出来了。
这碗面被放在谢清宴跟前:“吃一碗。”
记得才摆摊的时候谢清宴还不好意思在大庭广众之下吃饭,现在的他端起碗就先嗦了一口汤。
声音还很大,生怕旁人听不到。
茶铺子掌柜人不错,云知秋也给他煮了一碗。
“唔好吃!”茶铺掌柜尝了一口就数起大拇指:“昨儿那碗笋我媳妇说好吃,我还想着臭哄哄的啥好吃啊,这么一煮臭变鲜了啊。”
云知秋又给店里的小伙计煮了一碗,三人就端着碗站在店门口唏哩呼噜的大口嗦面。
云知秋还想给自己煮一碗时就来人了。
“这面咋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