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衣室的储物柜散发着霉味。
林夏用发卡撬开陆沉的柜门,发现备用校服内衬缝着电磁屏蔽层。
浸泡在生理盐水里的替换耳麦正鼓动着,硅胶外壳随溶液摇晃呈现出肾小球的纹理结构。
暴雨冲刷着考场窗玻璃。林夏看着耳麦在证物袋里浮沉,导线如同毛细血管般舒卷。
监考组长用镊子拨开硅胶外壳,露出刻在芯片上的器官编号 —— 与三年前母亲病床前的监护仪序列号相差最后一位。
校医冲进来时撞翻了消毒推车。
林夏看着酒精棉球滚过耳麦,擦出私立医院的防伪激光标。
陆沉母亲的手提包突然爆开,散落的术后护理手册里夹着听力考试答案纸,油墨未干的选项与耳麦接收频段形成二进制对应。
黄昏的教务处弥漫着复印机的臭氧味。
林夏看着耳麦在 X 光机下显影出金属骨架,螺旋状的接收器与数学课件里的洗钱路径完全重叠。
校长擦拭金丝眼镜时,镜片反光在墙上投出肾脏买卖的暗网交易图。
毕业典礼当天,林夏作为学生代表检查安检设备。
全新升级的金属探测器扫过陆沉的义肢时,在仿生膝关节处发出警报。
她看着工程师拆开钛合金外壳,内置的信号发射器正在向境外传输考场监控画面。
十年后的校友返校日,林夏以督学身份巡视考场。
智能金属探测器在某个考生的人工耳蜗处亮起红灯,拆解出的微型芯片上刻着熟悉的肾脏编号。
窗外的红蜻蜓依旧趴在警戒线上,振翅频率与当年耳麦的接收波段分毫不差。
暴雨突袭校园时,林夏站在当年第三考场的位置。
翻新的铁皮屋顶漏下一线天光,照在墙角的老鼠洞里 —— 半枚肾形耳麦正闪着湿润的光,导线末端连着新生代陆氏继承人的体检报告。
食堂蒸笼的白雾攀上玻璃窗,将正午的阳光滤成浑浊的奶色。
林夏咬下第三口肉夹馍时,后槽牙磕到硬物,腊汁肉的咸香里突然迸出冰凉的金属味。
不锈钢餐盘的反光里,林夏看见半粒碎钻卡在馍缝里。
油脂浸润的证书残页裹着钻石,GIA 的烫金字母在油渍里浮沉。
邻桌男生抱怨肥肉太柴的嘟囔声中,她捏起那张被咀嚼过的纸片,编号尾数恰好与上周在耳麦里发现的芯片代码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