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飞剑看书 > 现代都市 > 朱元璋假死,那朕就登基了

朱元璋假死,那朕就登基了

非礼勿视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朱元璋假死,那朕就登基了》这部小说的主角是周德兴朱元璋,《朱元璋假死,那朕就登基了》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军事历史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大明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薨逝,朱元璋为立储假死试探朱允炆。结果被身在京城的朱权截胡,从此大明开始一骑绝尘.........

主角:周德兴朱元璋   更新:2025-02-21 21:3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周德兴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朱元璋假死,那朕就登基了》,由网络作家“非礼勿视”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朱元璋假死,那朕就登基了》这部小说的主角是周德兴朱元璋,《朱元璋假死,那朕就登基了》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军事历史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大明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薨逝,朱元璋为立储假死试探朱允炆。结果被身在京城的朱权截胡,从此大明开始一骑绝尘.........

《朱元璋假死,那朕就登基了》精彩片段

“宁王殿下此言差矣,雄英殿下以及允熥殿下的确是太子嫡出,可允文殿下也的母亲也是陛下亲自扶正的太子妃,故而允文殿下同样应该为嫡出太子血脉。”
“并且这件事情本就是陛下在世时认可的,若不是陛下突然驾崩就应该在最近这段时间确定下允文殿下皇太孙之位......”
陈敬见任亨泰一时半会说不上话,当即便是接过话头。
作为礼部尚书,他在这方面的发言权还是很重的。
詹徽见陈敬都开口了,心中虽然有些不愿,但点头附和道:“宁王殿下,正是如此!礼不可废,废之则恐帝国有倾覆之危,还请殿下三思而行。”
他这话倒是客气,不过却是很巧妙地用整个大明江山来绑架朱权。
“不错,不错!任亨泰、陈敬还有詹徽不愧是咱的肱骨,瞧瞧这话说的。”朱元璋在墙后嘴都快咧到耳根了。
说完又是忍不住拊掌,用戏谑眼神看在外界道:“这下咱倒是要看看逆子还有什么话反驳,这些儒生虽然烦人,但这嘴皮子功夫的确是够厉害。”
就在朱元璋准备看好戏的时候,却是发现本应该抓耳挠腮的朱权嘴角上扬的弧度更大了几分,隐隐还能从其眼中看到丝丝轻蔑。
“哦!原来是这样吗?”
“正是!所以还请宁王殿下退出皇宫,将皇长孙交出来。”任亨泰依旧是气哼哼道。
这老东西现在是怎么看朱权都不顺眼。
心中想着既然你都承认了朱允炆的嫡长资格,那还不赶紧麻溜地自己滚回封地去。
朱权见老头儿表情差点没忍住笑出来,但也心知现在不是逗老头玩的时候,当即收敛起笑容轻哼道:“既然吕氏乃是扶正的太子妃,那现在本王代表父皇废黜了她,是不是朱允炆就没了嫡长资格?”
“胡闹!竖子,你…你…你怎敢如此大逆不道?”任亨泰又气得差点翻白眼。
詹徽在一旁不停拍打着老头儿后背,右边苦涩道:“宁王殿下,先不说您是否有代表陛下的资格,单就是太子妃可是您大嫂,自古无有以下克上说法,而且太子妃并无过错如何可废?”
“哈哈哈!好,真好!”朱权大笑;“看来那个毒妇这些年还真是把所有人都骗过去了。”
骤然间又是收敛起所有表情,一字一顿道:“那如果本王说吕氏犯了滔天之罪呢?”
“宁王殿下,如果您非要如此栽赃陷害的话臣等自然是无话可说,不过今日就算您杀了微臣几人,我们也是不可能支持您的。”陈敬起身朝着朱权抱拳,一副慷慨就义的模样。
詹徽、任亨泰两人也都是同样表情,一副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但是让我们支持你免谈的模样。
朱权真恨不得让邓镇将三人拖下去直接砍了,这些腐儒实在是让人糟心。
目光落在傅友文的身上,见他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终于是忍不住被气笑了。
“好好好!既然几位大儒都觉得那吕氏无错,那本王今日就将证据摆在你们面前,倒是要看看你们还有什么脸面继续坚持。”
“来人。”
邓镇立即从乾清宫外小跑进来。
从邓镇手中接过密密麻麻写着小字的一沓纸张,朱权扬手直接甩在任亨泰几人面前。
“这就是你们要的东西,吕氏那个毒妇不仅趁原太子妃生育虚弱之际勾结太医暗害本王大嫂,后更是为了让其子成为嫡长利用天花害死本王的大侄子......”
任亨泰、詹徽以及陈敬皱眉不信,甚至都没有去看证据的意思。
反正就摆出那副老顽固的模样,倒是有几分‘非暴力不合作’的架势了,要是去印度绝对能成为圣雄一样的人物。
朱权似乎早有预料,轻哼一声后看向傅友文。
“傅大人,当初你可是随本王大哥一起下江南视察的官员,本王问你,当初雄英染上天花时队伍中可还有其他人也染上了天花?”
傅友文本来是打算装死的,他有傅友德撑腰自然是不怕朱权拿他怎么样。不过突然听到朱权的问题,瞳孔瞬间便是放大了。
回忆片刻后,结巴道:“没…没有!当年视察的队伍中除了雄英殿下染了天花,就连贴身照顾殿下的太监和宫女都没有任何症状。”
轰~
詹徽三人听到这话顿时如遭雷击,不敢置信地回头。
只是当他们从傅有德脸上没有看到半点撒谎的表情,终于是忍不住从面前捡起那些纸张开始查看了起来。
其实纸张上记载的东西并不多,基本都是一些口供。
不过是东宫吕氏贴身女官、太监以及太医院一些人的口供,还是刚才邓镇得到朱权暗示临时审讯出来的。
但仅仅就这些已经完全足够了,有了证词吕氏的罪名是逃不了的。
“任师,你们现在还觉得朱允炆有嫡长资格,有继承父皇大宝的资格吗?”朱权嘴角再一次噙起了笑容。
任亨泰不说话将脸扭向了一旁,可有时候沉默就代表了一切。
詹徽和陈敬对视一眼,而后齐声说道:“宁王殿下,固然因为这些事情允文殿下失去了继承大宝的资格,可我们凭什么要支持你?”
“先不说太子还有嫡子允熥殿下,就是秦王、晋王和燕王他们都是陛下和皇后的嫡子,就算是轮也轮不到您这儿吧?”
这话就有些严重了,分明是在说哪怕我们不支持朱允炆也不会支持你,你丫的根本就没有窥视大宝的资格。
人家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以及燕王朱棣可都是嫡子,而且不论是军中还是朝堂威望可都不低,你哪点比得上他们?
都说打人不打脸,他们这话无疑就是在打朱权脸了。
但朱权脸上笑容却是丝毫不减,仍旧是保持着那副风轻云淡的模样。
“哦!那不知道两位大人准备支持谁,老二、老三还是老四?”
“如果按照你们儒家的纲常理论,本王猜测你们应该支持老二对吧?”
......


“那本王不妨给你们分析一下......”
见詹徽几人不说话,朱权嘴角撇了撇继续道:“如果按照你们立嫡立长的规矩,那么你们便只能支持老二朱樉,但老三朱棡和老四朱棣可都是嫡子,而且都还是手握重兵的藩王。
哦,对了!忘记了老五,你们可别忘了他最早的封号可是吴王,这代表了什么相信你们比本王更加明白。”
朱元璋称王时候的封号便是吴王,所以在大明这个封号是十分特殊的,而且终期一朝吴王这个称号也只短暂封过朱橚十一年时间。
“还有本王,以及大同的老十三朱桂、老十四朱楧、老十五朱植、老十六朱栴,手里可都握着重兵,你觉得他们会服老二,还是本王会服了老二?”
“到时候若是本王的那些兄弟都不服又应该如何?”
......
沉默,震耳欲聋的沉默。
虽然任亨泰几人都是腐儒,可并不妨碍他们同样聪明,不过转瞬间便想明白朱权话中之意。
若是他们真支持秦王朱樉即位大统,先不说其他藩王,便是九边塞王哪一个都不会乖乖俯首称臣。
大家手中都握着重兵,而且都是朱元璋的儿子,凭什么就你朱樉能即位,咱们就不能了?
到时候免不了的就是藩王作乱,然后天下再起刀兵之祸的结果。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
就在几人因为朱权分析而彻底沉默的时候,乾清宫之中却是突然响起一阵爽朗的声音。
等到任亨泰几人从沉默中反应过来时,就见朱权嘴角噙着轻笑看了过来。
“任师,相信您应该不会忘记这段出自什么地方吧?”
“孟…孟子四章!”任亨泰口中无比苦涩,早已经没了之前的坦然。
不仅仅是他,詹徽几人也听明白了朱权话中潜藏的意思。
“宁王殿下既然知道诸侯危社稷,又为何做出此等之举?”陈敬犹豫很久,还是没忍住问出心中疑惑。
其实他们刚才沉默不仅仅是因为朱权的分析,同时也在想若是朱权登基,其他藩王又会如何?
其实很容易就能够想明白,既然连秦王朱樉都压不住藩王,区区宁王又如何压得住?
“呵呵!本王若是说有把握让所有藩王乖乖听话呢?”风轻云淡的笑容再一次浮现在朱权脸上,让他看上去充满了自信。
“凭什么?”任亨泰仍是不服;“你莫不是觉得诸王都跟我们一般好拿捏?”
“因为本王有淮西勋贵的支持,够么?”
声音从朱权喉咙中发出,身上淡然的气势瞬间一变,似有王霸之气逸散而出,将其衬托显得无比高大伟岸。
任亨泰几人只感觉站在自己面前的不是朱权,反而是有一种面对曾经朱元璋的错觉。
当然这或许是淮西勋贵带来的加成,让他们瞬间不知该如何继续质疑下去。
纵使他们这些文官和淮西勋贵极为不对付,但也不得不承认手中掌握着这些骄兵悍将,哪怕就是诸王联合朱权也可以无惧之。
“哼!这逆子竟然拿咱的老兄弟吓唬任亨泰几人。”
墙后的朱元璋不由得冷哼一声。
其实他也被刚才朱权的那通分析吓唬到了,真若是所有藩王一起造反,大明可真就彻底完了。
但他又不得不承认朱权先前拉拢淮西勋贵的做法是极为正确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诸王投鼠忌器,从而不敢有任何行动。
事到如今,朱元璋也不禁升起了想看朱权到底要如何继续下去的心思。
倒是汤和以及傅友德二人此时垂眸不知道在想什么?
乾清宫之中。
朱权身上气势尽数收敛,再次露出那副温润如玉的模样。
“陈大人,父皇遗体一直躺在龙榻之上是否应该尽早收敛入棺了?”
这句话看似是在询问陈敬,实则却是在询问四人的态度。
不等陈敬说话,傅友文便是起身朝着朱权躬身抱拳道:“没错!陛下遗体的确应尽早收敛。”
他倒是识时务,说出这种话便是代表了愿意站在朱权一方。
陈敬皱眉思索了片刻后,也跟着起身道:“微臣这就去让人进来给陛下整理仪容准备大殓。”
说完便是朝着朱权微微躬身,在朱权含笑点头后快步转身而去。
只是任亨泰和詹徽却是一直没有表态,两人似乎还有什么顾忌一直低垂着头做思考状。
朱权也不管他们,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选择权就完全在任泰亨和詹徽手中了。
而且朱权本身也并不是想直接收服四人,其实只要他们明日早朝时不站出来反对,有淮西勋贵支持的朱权就完全可以稳住局面。
至于说傅友文和陈敬的投靠完全就是意外之喜......
就在陈敬离开后不久,马三宝便是急匆匆进了乾清宫。
“殿下,事情已经办妥,群臣已经在午门外等候宣诏。”
朱权闻言点了点头,吩咐道:“让群臣直接到外面等着吧!等陈大人为父皇大殓之后,再让他们进来一一拜别。”
“是!”马三宝应声而退。
朱权再次看了任泰亨和詹徽一眼,随即便不再理会他们,转身走到龙榻之前。
不多时乾清宫外便是响起闹哄哄的声音,想必应该是百官到了。
没过多久时间,陈敬便带着一众礼部官员再次进入乾清宫之中,开始为朱元璋进行大殓仪式。
说是大殓其实也不尽然,应该说首先进行的是小殓,也就是整理容颜、更换寿衣,然后摆放祭奠用品。
墙后的朱元璋亲眼看到这幅场景心中别提多憋屈了。
可他现在却是更加不能‘死而复生’了,要不然堂堂洪武大帝假死戏弄群臣,恐怕他朱元璋在后世史书上的名声就要堪比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了。
朱元璋向来最是注重自己的名声,甚至自比秦皇汉武,又怎么可能让自己变成周幽王那般的存在?
“唉!终日打雁没想到却被雁啄瞎了眼,咱如何也没想到竟被这逆子偷了家。”
朱元璋一声长叹,又有些不甘地转头看向汤和以及傅友德。
“鼎臣,惟学!接下来咱应该怎么做?”


朱元璋的一句话给汤和、傅友德二人都问住了。
他们本能地想说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可身为人臣又让他们说不出这样的话。
一阵沉默之后,傅友德率先抱拳道:“上位,微臣觉得您不如出宫去,暂时摆脱目前困局的同时也可以观察宁王后续所作所为。”
“出宫?咱能去哪?”朱元璋微摇头道:“若是那逆子做不好,咱又应该如何才能挽回局面,难道真就看着咱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将大明江山毁了吗?”
看着情绪忽然间变得无比低落的朱元璋,汤和有些不忍道:“上位可先去臣弟府上,臣弟这些年虽居凤阳但应天府的府邸也有家仆在打理,而且臣弟府上人少,并且其他人也不会将目光放在臣弟家中。
如果宁王真控制不住局面,到时候臣弟和惟学便可与您一同出面替您证明身份......”
“唉!目前也只能这般了,咱就先去你府上。”朱元璋长叹一声。
留在皇宫人多眼杂被发现的概率太大了,反倒是离开皇宫是不错的选择。
而且还能躲开朱权和所有人的眼线,到时若朱权无法控制住局面,朱元璋便可以朱权谋反让人将自己监禁起来的名义重新出山。
有汤和与傅友德两位开国公爵作证,不论是百官还是群臣肯定都不会有任何怀疑,也不会想到其实是他朱元璋自己假死演戏玩脱了。
“等明日朝会之后,咱还得和蒋瓛交代一些事情。”
有了决定的朱元璋迅速做出规划,蒋瓛知道的事情太多了,必须给他交代清楚才行。
就在朱元璋做出决定的时候,陈敬已经带着礼部官员完成了小殓。
“入殿,拜别先帝。”
随着云奇略显尖细的声音响起,百官开始按照队列进入乾清宫拜别大行皇帝‘朱元璋’。
百官一一参拜,时间也差不多到了寅时末。
百官开始朝着奉天殿转移准备开始上朝。
只是离开乾清宫的朝臣明显分成了几波,其中淮西诸将谈笑风生走在最前方,后面则是一些相对中立的文武。
再往后便是任亨泰几人,不过他们身边又多出几人,分别是刑部尚书开济、兵部尚书瞿善、兵部左侍郎齐泰、翰林学士黄子澄以及东宫侍读方孝孺。
其中黄子澄、方孝孺二人是朱允炆的授业老师,刚走没几步就耐不住心思询问起来。
“任大人、陈大人......陛下驾崩此等大事,为何不见皇长孙殿下?”
任亨泰回头瞅了两人一眼,但却是没有开口说话。
他不说话陈敬、詹徽、傅友文三人自然也不愿意开口,几人就这样随着队伍往奉天殿走着。
中途,兵部尚书瞿善有些按捺不住,拉住詹徽胳膊道:“资善,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乾清宫的是宁王不是皇长孙殿下?”
詹徽停住脚步,左右观察片刻后又朝着乾清宫看了一眼,这才低声道:“瞿兄,不要再提什么皇长孙了,如今大明已经没有皇长孙了......”
说完不给瞿善继续开口的机会,快步朝着奉天殿走去。
但听到这话的瞿善却是站在原地愣住了,瞳孔瞪得老大,不知该如何开口。
过去许久,不知为何黄子澄突然凑到他身边,低声询问道:“瞿大人,如何?”
原来瞿善也曾经是东宫属官,算是坚定支持朱允炆的一派。
瞿善醒转,面泛悲戚之色,摇头道:“唉!宁王…宁王他太狠了。”
说完便是摇摇欲坠,还好黄子澄眼疾手快将人扶住。
但黄子澄也没能好到哪去,整个人也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
很明显两人都理解错了意思,瞿善以为詹徽说的是朱允炆已经被秘密处决了,而黄子澄则是以为处决朱允炆的人是朱权。
两人站在原地落寞了许久才总算是回神。
黄子澄一脸的悲愤,咬牙切齿道:“不行!皇长孙殿下不能这般不明不白地薨了,我们必须替皇长孙殿下讨回公道,更加不能让宁王这个残暴之君窃取皇位。”
说完便是放开瞿善快步朝着奉天殿而去。
“你这是去做什么?”瞿善勉强站定,问道。
黄子澄头也不回快步离开,却是留下一句无比悲壮的话。
“本官去联系方兄,还有其他朝臣,哪怕就是死也不能让皇长孙殿下不明不白地薨逝。”
......
奉天殿。
百官站定可却是没有往常那般肃穆,今天反而是显得闹哄哄的犹如菜市场一般。
武官集团一方以淮西诸将为首皆是喜笑颜开,而文官集团一方以詹徽等人为首的六部尚书立于前方,后面则是分成了三个小团体不停争吵着什么。
“宁王驾到,百官肃静!”
就在此时一声尖细的嗓音在奉天殿上方响起,若放在平时百官就算是要沟通什么也会立马安静,可今日却是没有丝毫要安静的迹象,反而是愈发喧闹了起来。
“什么,竟然真是宁王上朝?”
“为什么会是宁王,他非储君凭什么上朝?”
“皇长孙呢?难道真的被宁王杀害了不成?”
“不行!本官必须问清楚,皇长孙可是陛下钦定的储君人选。”
......
就在这闹哄哄的奉天殿中,朱权身穿赤红团龙袍背负着双手从后方走了出来。
无视下方官员投来的各种目光,直接走到早就准备好的龙椅旁边坐下。
“父皇驾崩,储君未决。”
“诸位皇兄又远在藩国,本王今日代替父皇执行朝会,诸君有事起奏。”
奉天殿的设计本来就十分精妙,上首之位不仅能够听清楚殿中哪怕细微的声音,更是能让上方声音传递到殿中每个人的耳中。
霎时间奉天殿安静无比,群臣们纷纷将目光投在朱权身上。
“宁王,皇长孙去哪了?”
就在百官都还在消化接连不断冲击的时候,突然一道高亢中带着愤慨的声音骤然响起,引得所有人朝着发出声音的地方投去目光。
只见从文官集团中部位置走出一人,竟然连行礼都没有直接对着朱权怒目而视。
......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59551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