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30分钟左右,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降低血液黏稠度。
2. 力量训练
- 适度的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肌肉可以在身体休息时消耗更多的热量,有助于控制体重。比如简单的深蹲练习,每天做2 - 3组,每组10 - 15个。力量训练还可以改善血管的弹性,促进心血管健康。
三、生活习惯方面
1. 戒烟限酒
- 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头号杀手”之一。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收缩,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一旦戒烟,身体就会开始自我修复,血管功能也会逐渐改善。
- 过量饮酒会升高血压、损害肝脏等器官,进而影响心脑血管健康。男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应超过25克,女性不应超过15克。相当于男性每天饮用啤酒不超过750毫升,葡萄酒不超过250毫升,高度白酒不超过50毫升;女性则相应减半。
2. 控制体重
- 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特别是腹部肥胖。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体质指数(BMI)来评估体重是否正常,BMI = 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正常的BMI范围在18.5 - 23.9之间。如果超重或肥胖,要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来减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 管理压力
- 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体内激素失衡,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缓解压力,比如冥想。每天花10 - 15分钟进行冥想,专注于呼吸,排除杂念,可以使身心得到放松。另外,培养兴趣爱好,如绘画、书法等,也能有效地转移注意力,减轻压力。
四、定期检查方面
1. 血压监测
- 高血压常常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因为很多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定期测量血压,如每周测量1 - 2次,可以及时发现血压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