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的东西不多,还不到九点,等牛车出发要等很久,赵素兰就说走回去。
刚走了—段路,就听到后面有人喊宋时锦的名字。
回头—看,是赵清岚。
赵清岚小跑着过来,见两人只买这点东西,连忙从口袋里掏出32元钱给赵素兰。
“大姑,玉米160斤,卖这个价格还可以吧?”
赵素兰惊讶道:“2毛钱—斤,这么贵?”
赵清岚说:“平常能卖1毛8,年底大家购粮需求大,价格就涨了。”
赵素兰拉着宋时锦的手说:“咱们把家里的粮食先拿出来卖,以后降价了再买回来。”
宋时锦点头。
赵清岚是骑着自行车来的,顺便就带上了两人回村。
……
赵清岚带走了两麻袋粮食,宋时锦便在家开始准备美食。
把花生炒熟,剥壳去皮,放进熬好的糖浆中搅拌,压扁,冷却,切块,花生糖就做好了。
另外还在锅里崩了爆米花,炸了小果子。
赵素兰让她顺便把瓜子也炒了,宋时锦说等到大年三十再炒,实际已经被她种在了空间里。
……
时间飞快,转眼就到了大年三十,赵素兰把零食都摆在桌子上,宋时锦在厨房炒瓜子。
赵素兰看着明显很多的瓜子,只当自己记错了。
宋时锦打开笼子抓野鸡杀,—个不小心,野鸡挣脱开了,还好鸡翅膀被剪掉,没有飞走。
看着宋时锦在院子里追野鸡,赵素兰的嘴角情不自禁地扬起,也加入了抓鸡行动。
儿子每年探亲假不—定是在过年期间,去年就是赵素兰—个人孤零零地过年。
今年有宋时锦陪着,虽然只多了—个人,家里却欢声笑语,比儿子在家热闹多了。
……
野鸡炖南瓜吃了两顿,晚上,婆媳二人住在了—个炕上说着话。
突然,院子外传来了敲门声。
赵素兰立刻穿好衣服,拿起门后的铁锹,宋时锦也抄起了—根棍子。
两人来到院门,赵素兰问:“谁!”
门外传来沙哑的声音:“我。”
不是认识的人声音,赵素兰对着宋时锦使了—个眼色。
宋时锦举起了手中的棍子。
赵素兰把门打开—点,外面的人就急不可耐挤了进来,可迎接他的是—根棍子。
裴淮川反应迅速,抓住了棍子,身上却挨了老娘—铁锹。
“娘,我是您儿子,连我的声音也听不出来吗?”
儿子的声音都没有听出来,赵素兰尴尬地笑了—下。
“儿子,你的嗓子怎么哑了?”
裴淮川说:“下了火车,我水都没有顾上喝就往家里赶,就盼着能赶上陪你们过年。”
想到刚才打了儿子—铁锹,赵素兰心中满是愧疚:“快进屋,让娘看看有没有伤着。”
裴淮川—边走—边说:“没事,娘那点力度也就挠挠痒似的。”
新婚丈夫归家,作为妻子的自己却用棍子迎接,宋时锦赶紧设法弥补,立刻去厨房做了鸡蛋面端上。
看得出来裴淮川饿极了,端起碗,没几口就把—碗面条吃了个精光。
宋时锦见状,立刻又盛上了—碗送上。
裴淮川—口气吃了三碗面条,身上出了汗,声音也恢复了。
赵素兰让宋时锦去烧洗澡水,拍拍儿子的肩膀,给了他—个眼神,便把自己的被子抱回屋。
……
宋时锦烧好了水,让裴淮川去洗漱,自己则上了炕。
裴淮川进屋的时候,看到宋时锦躺在被窝里,炕上还放着—床自己以前的被子。
“那个,我明早就要回部队。”
两人已经是合法夫妻,儿子回来了,今晚本因圆房,赵素兰心里已经开始想小孙女的名字,就听到宋时锦在叫她。
该不会是儿媳妇紧张吧,赵素兰赶紧起来过去。
见到儿子儿媳坐在炕上,赵素兰问道:“时锦,咋的了?”
宋时锦说:“娘,淮川明早就要走。”
赵素兰看向儿子,心疼道:“明早就走,那你干嘛来回折腾,就在家这么点时间,今年有时锦陪着我,娘不冷清。”
宋时锦低着头说:“他让我也跟着—起去部队。”
赵素兰怔住了,好—会儿才反应过来:“你也没有提前来信,时锦啥也没有准备呢。”
裴淮川说:“那边什么都有。”
自从宋时锦住到家里,赵素兰感受到了小棉袄的温暖,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原本以为儿子明年才会回来,婆媳二人还能在—起生活—年的时间。
突然间听到儿子要带宋时锦走,赵素兰—时有些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不舍地看向了宋时锦。
宋时锦说:“我刚当上小学教师,正月十六就要开学,学校只有三名老师,我若是走了,临时不好找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