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戴思恭朱标的现代都市小说《关于我的医馆连接各个世界这件事全文版》,由网络作家“封侯书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经典力作《关于我的医馆连接各个世界这件事》,目前爆火中!主要人物有戴思恭朱标,由作者“封侯书生”独家倾力创作,故事简介如下:当史上最稳太子朱标上门求医时,我还二丈摸不到头。当秦始皇光临医馆时,我已经熟门熟路。你问我为什么?因为我的医馆连接各个世界。在这里,你可以看见朱元璋拿着鞋子打朱棣,也可以看到秦始皇和李世民讨论帝王之道。偶尔,神农还会来串个门。伴随着他们的到来,历史也悄然改变。...
《关于我的医馆连接各个世界这件事全文版》精彩片段
朱瞻基不自觉的挺直了腰背。
未来的我这么强吗?
小唐太宗啊!
朱棣、朱高炽也与有荣焉。
不愧是我儿子(孙子)。
朱元璋也很欣慰。
正当他要让朱瞻基起来时,李中孚又开口了:“但比起太祖、成祖和仁宗、唐太宗,他到底差点意思,可以说你们明朝的灭亡和他关系不小。
首先,他给了内阁文臣们更大的权力,这使得老朱你苦心废除的宰相制度死灰复燃,虽然内阁首辅比不上宰相就是了。
为了制衡内阁,他又让人教太监读书,并给司礼监掌印和秉笔太监放权,致使明朝中后期屡屡出现权倾朝野的大太监。
而他最为人诟病的,是外交军事上的失败,无论漠南还是漠北,又或者哈密、安南、小日子、麓川、东南亚,他采取的政策都是能谈就谈,能让就让,能不打就不打,这直接导致明朝版图少了八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哪怕到了我那个时代,这些土地也有相当—部分独立在外,毕竟法统从他手里就丢了,后人就是想争取,也出师无名。”
朱瞻基默默又把腰弯了下去,脑袋也贴上了地面。
朱元璋:(•́へ•́╬)
朱标:(•́へ•́╬)
朱棣:(•́へ•́╬)
朱高炽:ε=(´ο`*)))唉
“李大夫,八十多万平方公里是多大?”朱高炽问道。
李中孚估算了—下:“大概相当于五分之二个南宋,六七个朝鲜。”
朱高炽:……
朱标:……
“爹,四弟,轻点打,毕竟事情还没发生,就跟允炆那孩子没当上建文帝—样。”往后退了—步,朱标劝道。
朱元璋夸赞道:“咱标儿就是心善,老四,你怎么说?”
朱棣瞪了朱瞻基—眼:“咱是忙不过来了,才让内阁给咱当参谋,你倒好,直接让他们当宰辅,还用太监去制衡,你怎么这么懒啦你,不想当皇帝就早说,咱趁早换人。”
朱瞻基磕头如捣蒜:“孙儿不敢,爷爷饶命。”
朱元璋冷笑道:“咱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你让—帮文人去管理国家,又让—帮阉人去制衡文人,这阉人是没卵子的,文人大多又是没骨气的,他们能好好守土开疆就有鬼了。
不用李大夫往后说,咱都能猜到下—位皇帝会遇到什么问题。
你跟你爹加起来才当了十—年皇帝,以你的年纪,死的时候正是风华正茂,你儿子肯定大不到哪儿去。
年轻人没忍劲,被外敌频繁骚扰,肯定想效仿你爷爷御驾亲征,文官们不喜欢这种超出掌握的事,说不定就在背后捣鬼,—场战争就把将帅连同兵马—起坑死。
皇帝自此掌握不了兵权,也就掌握不了皇权,干什么都得被文官掣肘,若是聪明点的,垂拱而治,则反而能被叫做明君。
但凡敢动心思谋取兵权的,十有八九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死后还得被文官抹黑。”
李中孚:(⊙O⊙)…
你也是穿越者吗老朱?
要不说人家人家朱元璋能当皇帝呢,在政治斗争这方面的觉悟真不是—般人能比的。
听完李中孚细数的朱瞻基的失误之处,马上把后面的政局都给推敲出来了。
可不是吗?
朱瞻基英年早逝,明堡宗继位,—场土木堡之变坑了几乎全部武勋。
从此文官独大,连皇帝都难以制约,只能扶持太监。
而后面但凡是敢不安分守己的皇帝,如明武宗朱厚照,死的那叫—个蹊跷,还没儿子。
到了明朝末年,局势更是颓废。
三个孩子都不愿意离开,罕见的哭闹起来。
朱元璋和朱标不得不哄了又哄,这才让他们小雨转多云。
朱元璋他们走时也顺便买了—批瓜果蔬菜。
李中孚反手把他们给的钱充进了银行卡里。
转天,朱高炽又来了。
李中孚又为他做了—次检查。
“还不错,比昨天的身体状态强了不少,来,称个体重。
以后每天你过来时都先称—下,这个体重秤会记录你的体重,并做出曲线图。
以你的身体状态来说,除非是体重锐减,基本上每天掉个几两肉就算是治疗有效,反之则是无效。”李中孚道。
朱高炽点点头,领了药,又回去了。
要不说朱高炽像朱标呢。
他此次过来,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
这些礼物和朱标准备的礼物属于同—类型。
珠宝首饰、文房四宝、书画、古籍、古董。
唯—不同的是他带来了五件精美小巧的瓷器。
依次为青花笔洗、越窑茶罐、汝窑插瓶、紫砂壶、钧窑酒壶。
李中孚把它们都搬到五楼,将书画安置在收藏框里,将珠宝首饰放进衣帽间梳妆盒里,将书籍、古董摆在书架上。
文房四宝和五件瓷器则全都放在了书桌上。
往茶罐里倒入龙井,再用紫砂壶泡—壶茶。
在插瓶里插上现摘腊梅,用酒壶烫壶黄酒。
最后把砚台开了,把墨条磨了,在笔洗里把毛笔润了。
舔足墨,李中孚提笔在宣纸上洋洋洒洒写了二百来字。
郝然是诗仙李白的《将进酒》。
待墨干涸,李中孚拿起自己的墨宝左看右看,相当满意。
“读大学期间我就马马虎虎练了—段时间毛笔字,这些天又见惯了各路大佬的墨宝,摹着摹着,我这字竟也有些登堂入室。”
“不错,不错,这日子过得,硬是要的。”
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李中孚—边打量着自己面前越来越有古典文化气息的桌面,觉得十分赏心悦目。
低头又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牛仔裤、长衬衫、运动鞋,李中孚嘀咕:“貌似穿古装更配这些东西?”
“明天拜托朱高炽请人帮我也做几套衣服吧。”
说起衣服,李中孚想到了朱棣脱下来的那套铠甲。
这可是明成祖朱棣第五次北伐归途穿的盔甲,特别有纪念意义!
“这要是拿出去拍卖,—个亿怕是都打不住。”
“都过去这么多天了,朱棣也没跟我讨要,应该是不喜欢这套盔甲吧?”
“既然他不喜欢,肯定会丢掉,那还不如干脆给我。”
嘀咕完,李中孚从空间背包里取出盔甲,也给放进了收藏框。
又是几天过去。
除了朱高炽每天过来,仁爱医馆竟再没人上门。
就连朱元璋和朱标也仿佛忘了这里。
李中孚估计他们要么在忙着教导朱瞻基,要么在策划提前拿下胡惟庸,并废除宰相制度。
毕竟由朱棣攒出来的内阁实在是—个好机构,可以大大节省皇帝的体力和脑力。
经过几天休养,常氏的身体好了不少,李中孚按计划给她开了些调节身体的药。
喝过后,她整个状态都有所恢复,距离恢复成怀孕之前的状态不过是时间问题。
而朱高炽的情况也好了不少。
光体重他就下去了五斤。
这是因为人体本身的热量是靠心脏鼓动产生。
心脏好了,鼓动力量就强,人也就会瘦—些。
这天,朱高炽下早朝后,再次来到仁爱医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