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谢诚杭林毓栀的现代都市小说《大乾案录畅销书目》,由网络作家“枕水漱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叫做《大乾案录》的小说,是一本新鲜出炉的小说推荐,作者“枕水漱石”精心打造的灵魂人物是谢诚杭林毓栀,剧情主要讲述的是:悬疑\/群像\/没必要的强迫症时间线整理—————————:从大理寺正晋升到大理寺卿的感受是?林毓栀:俸禄是不涨的,休沐是梦里的,案子是查不完的。:没有兵权芝麻大的武官怎么样?瞿友舜:芝麻?芝麻好吃,漱玉斋的芝麻丸子尤为好吃。:在刑部任职需要什么特别的能力吗?王忞妤:能在义庄睡着觉吧。:江湖与朝堂有什么区别?唐尧轩:没有区别,我头发也掉挺多。:当皇帝开心吗?秦贞恪:挺开心的,开心就开心在把胸腔开了心就露出来了。———————————故事始于大乾启文四年,幼帝仁宗在位,世家把持朝政,盘根错节。虽不至于民不聊生,却也在不...
《大乾案录畅销书目》精彩片段
时间往前倒一倒,今日早晨朝会结束后。
王忞妤一如既往地回家用完早饭再前往刑部上值,推开门,她的上峰,刑部左侍郎武兆德正坐在卷宗前唉声叹气。
“武大人。”
王忞妤拱手作揖道。
武兆德摆摆手,“不必多礼,坐。
昨日递上来的失踪案,幼仪怎么看?”
“既然华州司马无功而返,便不必再派兵费力去寻了,只是仍要留心;现在应该关心这些失踪者在失踪时的共同点。”
武兆德认可地点头。
“不错。
郑县办事还算认真,亲属和邻人的口供皆有记录。”
武兆德将卷宗递给王忞妤,她接过来,快速翻看。
关家庄、小河村、郑家村、屏风庄……失踪者都来源于屏风山脚下的几个村子。
王忞妤确认了这一点后,又再仔细看了一遍,失踪者多是十八至三十岁的青壮年男子,有猎户,有采药人,也有樵夫,还有几个不学无术、好吃懒做的二流子。
“这些人的身份上没有必然关联啊……”王忞妤道,“除了都需要进山之外。”
武兆德补充道:“最初是猎户们,因为他们进山总得耗上十天半个月,家中亲属也没在意,等意识到不对想起来报官,己经离进山的日子有快两个月了。
这几个村子的猎户,一个不剩地全不见了。”
“然后是采药人吗。
我昨日翻平州刺史一并送来的郑县县志,屏风山靠华州一侧盛产地黄和牛膝,山脚下的村子几乎都是男人上山采药,女人种桑织布的。
这口供里写采药人开始失踪是一个月前,因为进山采药并非日日都有收获,来回只要一天,家人察觉到不对报官的时间和他们真实失踪的时间应该很接近。”
“嗯,算起来还有几个樵夫和游手好闲的人进了山同样失踪……大人,下官以为此事甚怪。”
王忞妤欲言又止,瞥了瞥门外,小声道,“您说,又不是幼童,不可能会遭了拐子,拐青壮年男子做甚?
会不会是…强征……”她点到为止。
武兆德显然明白了她的意思,脸上的神色立马变得严峻。
说起来,武兆德原是天元西十年同进士出身,考取功名后被外放柳州,从县令一步一步通过考校升迁,最终做了京官。
他自己便是儋州的寒门举子,不属于京内的任何世家派系,故素以刚正执拗闻名。
在京里不靠任何一边,无异于成了所有人的敌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尚能每次都全身而退,武兆德的嗅觉就是他的底气——不只是刑案方面的,还有朝事方面的。
他早察觉良太后有削弱甚至收归兵权之意。
以良太后母家温家为首的文臣一派,在朝堂之上与前朝贤德太后母家王家为首的武将一派素来不和。
大乾自太宗朝始,马上打天下建立起来的国家,是以随太宗征战的武将手中皆握有实权,先帝英宗颇为忧虑,认为自己君权不稳,但随着这些武将老去,英宗便起了收拢兵权的心。
天元后十年,先帝的做法愈发极端,重文轻武,英宗唯一皇子的外家温氏更是一家独大,有道是淮阳温,天下文,这说的便是乾国文人几乎皆是温家门生。
良太后摄政后自然也是和英宗一般做法,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三年来不知罢黜了多少人,这样一来,即便有武将屯兵要反,也不奇怪。
武兆德原也想过这个可能性,但碍于王忞妤同样出身王氏,她的父亲就是豹韬卫中郎将王景华,所以才没有说出口。
他倒是没想到王忞妤先提了出来,看来与王家没什么关系。
王忞妤不似其他人家的女子,武兆德知道她接触得到王家的核心,那她能这样毫无顾忌地提起,要么是心理异于常人沉得住气,要么是没有关联,武兆德情愿相信后者。
“你说的不无道理,但是,”武兆德取了今日刚从华州兵马司调来的舆图,指了指屏风山的位置,又指了指京兆,“我知你应当同你父亲学过一些行军之事,普通来说会有人在离京兆这样近的地方豢养私兵吗?
何况山里没有平坦的盆地,失踪者的数量甚至并不足以组成一支有战斗力的百人小队,我一开始便排除了这里有兵的可能性。”
王忞妤凑近仔细研究了舆图,最终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大人说的是,我想岔了。”
“你想得其实也没错。
在离京兆如此近的地方,也能方便行事,毕竟有正常行事,就有反其道而行之。”
“您的意思是说有人在做什么事,为了避免引起京中的关注而选了相对较近,算得上天子脚下的屏风山?”
武兆德露出了一副孺子可教的神情:“没错。
而且,这件事一定需要数量相当但又不是太多的壮丁,这些必须是失踪了也很难发现的人…流浪的乞儿,痴傻的男子,诸如此类村民可能不会管也不会注意到的人。”
“…那么上山打猎需要十天半个月的猎户们最初失踪可能是因为他们有了缺口需要人顶上。”
王忞妤拍了一下桌子,“下官立刻去户部调阅户籍,得搞清楚这几个村子是不是有男性乞丐和独居男丁失踪了没被发现。”
说罢,她就风风火火地冲了出去。
“哎,等……”武兆德的话还没说出口,己经看不见人影了。
“…唉,算了,回来再说也不迟。”
户部和刑部离得不远。
王忞妤想首接步行赶过去的时候,她的随侍春分正提着从家里取来的食盒进门。
她这才记起,原来自己早饭还没有吃。
于是春分就看见她家大人天人交战了一会儿,最后从她手里接过食盒,回自己的桌子上去吃了。
“大人还没听说吧,城外瞿家庄子上死了一个佃农,可惨了,发现尸体的农人家就住在那人隔壁,他都吓得不敢回家,现在在大理寺窝着呢。”
春分一边把食盒里的糖粥和几样小菜摆在桌上,一边讲起自己在路上听到的八卦。
“大理寺?”
王忞妤拿筷子的手一顿,“这不该是京兆府管么?
大理寺哪有那样闲。”
“听说那人来报官的时候,撞上了大理寺的人,他哪分得清什么官是什么官呀,见到个大人不就报了,案子这才到大理寺去的。”
“那他们派的谁去?”
“好像派了个寺正和一队衙役。”
春分道,“哎呀,小姐不就想问是不是林大人么,我一个随侍哪知道,只是听了一耳朵,又没问清楚。
您和林大人那是谁和谁呀,是她的案子反正回来都会和你讲的。”
“嘴贫。”
王忞妤快速解决掉了早餐,“我想的不是那个。
是她的案子还好,我去问就得了,是其他人还得费点力气。”
“…小姐,你要问这个案子做什么?”
王忞妤没有回答。
她觉得头有点痛。
如果没记错的话,刚刚看舆图的时候,她瞄到了一眼,有失踪者出现的村子在华州地界,如果翻过屏风山,另一边的山脚下不远就是瞿氏名下的刘家庄。
应该没有那么巧吧。
她把碗筷摞好,放进食盒里,交给春分带回家,“先回去吧,我往户部跑一趟,约是晚饭前才能回去了,你和家里说声,若是我晚饭还未回,不必等我开饭。”
最新评论